阅读内容
背景:#EDF0F5 #FAFBE6 #FFF2E2 #FDE6E0 #F3FFE1 #DAFAF3 #EAEAEF 默认  

中国志愿服务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

[日期:2019-03-14 ] 来源: 东台市义工联合会     作者:Admin [字体: ]
选择字号【大 中 小】
中国志愿服务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一、志愿服务的发展阶段与研究重点

(一)自发阶段(1987年-1993年):志愿精神启蒙

特点:青年发起,共青团支持,民政支持

主要专家:天津、广州、深圳一些专家。谭建光教授认为,深圳市义工联之所以走在全国的前列,是因为它在形式上的民间化和实质上的官方背景相结合比较到位;而较深圳早成立志愿组织的广州(1987年)则是纯民间组织、“草根长不大”,天津(1989年3月)则是完全官方性质的志愿者组织。

(二)组织阶段(1994年-2000年):志愿服务行为

特点:共青团主导

主要专家:王思斌、陆士祯、丁元竹、谭建光

代表作:《志愿精神在中国》(丁元竹)、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志愿服务》(谭建光)

(三)多元阶段(2001年-2005年):志愿社团发展

特别:多部门与地区发展

主要专家:丁元竹、安国启、谭建光

代表作:《志愿行动在中国》(安国启)、《志愿活动研究》(丁元竹、江汛清)、《中国广东志愿服务发展报告》(谭建光)

(四)整合阶段(2006年-现在):志愿服务体系建设

特点:党政形成统筹、协调、支持机制

主要专家:丁元竹、谭建光、魏娜、陈涛、沈杰

代表作:《中国志愿服务研究》(丁元竹、江汛清、谭建光)、《社会志愿服务体系》(谭建光、周宏峰)

谭建光教授认为,深圳义工二十年,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;它形成的“党政统筹、社团管理、公民参与、社会支持”的工作格局值得其他各地借鉴。他说,任何事物既然有好的一面,就一定有不好的一面;如何兴利除弊,是摆在深圳义工领袖、义工骨干面前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重要课题。他坦言,较之杭州、中山,深圳义工组织一直承受着“创新之累”,缺乏人性。不过,他说,这与深圳本身的“快节奏”工作生活习惯有关。

二、理论创新对志愿组织发展壮大的作用

是不是志愿服务只求务实,不讲理论;或者说理论研究对志愿服务没有用呢?谭建光教授在这一部分帮助大家树立了正确的认识。他认为,经验与理论相结合,促进志愿服务健康发展。

(一)探索方向——困惑时指导。为志愿组织、志愿者探寻发展的战略与决策。

(二)发现问题——科学解决方法。帮助志愿组织注意和解决即将爆发的矛盾与问题。

(三)总结经验——独特性与吸引力。积累观念与资料,避免后来者从头开始。

(四)建立公信——社会信任支持。通过研究与评估提供公众了解服务效果。(谭建光教授特别建议志愿组织在写总结的基础上,要学会写评估报告;评估报告主要做“两个对比”:一是对比使用的资源与产出的效果;一是对比服务之前的状况与服务之后的效果。)

(五)吸收资源——政策与资金。理论成果的宣传促使党政及社会更多支持志愿服务。

(六)提升素质——志愿组织自主发展。调查研究成果用于志愿者素质培训更有针对性。(谈到对志愿者的培训,谭建光教授建议把培训变成对义工的奖励,而不是负担;合理设置课程,讲究“三三制”原则,即只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是针对服务项目所做的培训;而其余三分之二应既对服务有用,又对义工平时的生活、工作、做人有用。)

三、怎样开展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与理论尝新

谭建光教授用“四个一”来概括了这一问题。

(一)抓住一批专家。理论专家与实践专家——“有人帮助思考”。县镇“土专家”、网络“大专家”

(二)建立一批试点。志愿队伍(人)、志愿站(场)——“有人提出建议”。跟踪调查、智力支持、聚集资源(建议一般找三家试点,信息搜集方为全面)

(三)发布一批成果。研究报告、体会文章——“有人提炼亮点”。让不懂志愿服务的广大民众也能够了解与欣赏。

(四)形成一批制度。志愿者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东西——“有人制定规范”。

四、当前志愿服务发展热点与研究重点

1、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。(广东“一委两会三中心”)

2、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。(来自民间的帮助,而不是破坏力量)

3、志愿精神与核心价值体系。(国家竞争软实力)

4、志愿组织领袖与成员的成长机制。(最好的挽留就是提供机会)

5、志愿服务项目创新系统。(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)

6、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建设。(全民参与途径)

7、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和普及。(村民互助机制)

8、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素质发展。(自我教育效果)

9、志愿事业发展保障机制。(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)

10、志愿文化国际交流平台。(国内外品牌的形成与发展)



本文评论
发表评论
大名:
内容: